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道格拉斯·戴蒙德和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教授菲利普·迪布维格,以表彰他们对于银行与金融危机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官方颁奖词写道:他们的发现提高了社会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我们对银行在经济中的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期间。他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为什么避免银行倒闭至关重要。

01.为什么要有银行?
银行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中国古代叫钱庄或者票号,过去货币主要是铜钱、白银或黄金,如果金额大的话携带或存放都很不方便,于是钱庄应运而生,钱庄帮人代保管银两,敲一张银票作为存放凭证,最初的功能主要是存放和汇兑,类似于存款和汇款,后来有人拿沉淀下来的钱拿去放贷赚利息,慢慢演变出现代银行的雏形。
清朝道光年间,山西平遥出现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算是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历经一百多年,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而闻名,并一度操纵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进入近代社会后,现代金融体系逐渐形成,银行充当货币中介的角色未发生本质变化,但是重要程度已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可以看作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
打个简单的比方,你想开一家厂,需要100万资金,但是自有资金只有30万,如果没有银行,你就只能找身边的人去借70万,就是民间借贷,正好你的7个朋友都有10万,他们都想赚点利息于是凑了70万借给你,利率10%。但这是理想情况,现实中往往会有这两个矛盾,一是你是否能找到7个有10万块的朋友,二是就算找得到是否愿意把钱借给你,他们会担心万一你破产了找谁要钱。
有了银行这个中介存在,有很多像你朋友一样有闲置资金的人会把钱存在银行,相当于借给银行,取得3%左右的存款利息,虽然比10%低很多,但是银行毕竟值得信任,不用承担无法回收本金的风险。而你也不用去找很多人,可以直接找一家银行借70万贷款,利率6%,比10%低很多你很开心,但是申请银行贷款的难度要高于民间借贷,因为必须符合银行贷款条件。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资本投入,而社会和个人资本往往是有限的,大量货币分散在广大老百姓手里,大部分人缺乏投资渠道,持有现金又是最低效的办法,于是存在银行赚点利息就是最简单稳妥的一种方式。银行再贷款给需要钱的人或企业赚取利差,贷款形成资本杠杆,这就完美解决了货币持有人和资本使用人之间的供需矛盾,同样打通了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货币和资本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产生最大效益,这就是银行存在的意义,所以银行信用必须高于商业信用,储户才敢放心把钱存在银行。但是就算信用再高,遇上金融危机或自身经营不善,还是会存在破产倒闭的风险,上篇文章提到,历史上破产的银行大多是因为挤兑失去流动性,如何消除或者缓释这种风险,本次经济学诺奖的提出的对策是:存款保险和央行兜底。
02.银行倒闭会怎么样?
在国外,比如美国很多商业银行都为私有性质,连美联储都是私有的,很难以中国人的思维去想象,其实美国破产的中小银行不计其数,但是大型商业银行几乎没有案例。
中国商业银行史上第一家破产的是海南发展银行,近几年,包商银行也经历过破产重组,后来部分资产被收购。今年8月,中国银保监会公告同意辽阳农商行及太子河村镇银行进入破产程序。经济下行期,未来必定还会有更多的中小银行难以为继。
体量不大的小银行破产引起的风险总体可控,就像广袤的河南大地上炸了几个地雷,俗称“暴雷”。但资产几千亿甚至上万亿的大银行暴雷,那就是核弹级别的巨大风险,所以我国对商业银行的破产管理还是持审慎性原则。
一旦银行真的破产倒闭,首先储户的存款会出现损失,存款保险赔50万,50万以上部分就没了,而很多有钱人或者法人储户的存款远不止50万,如果钱没了,这些个人或企业很有可能也会躺枪倒闭。
然后贷款客户也会存在断贷风险,并不是说银行倒闭了贷款就不用还了。债务不会消失,因为银行债权会卖给AMC(资产管理公司),相当于原来欠银行钱变成现在欠了AMC钱,他还会继续追讨贷款,这种情况下还了钱肯定就没了,AMC不是银行不可能再给续贷,不还钱就起诉。那换一家银行新增一笔贷款还AMC可以吗?可以的,不过万一这事公开了没有银行愿意新增贷款怎么办呢?
由此可见,大型银行破产倒闭的后果相当恐怖,大量储户和贷款户都可能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和损失,甚至直接一起陪葬,蔓延到金融市场和供应链上,造成的循环风险很容易就会失控,最终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伤害可能是无法估量的,场面将是怵目惊心。高度金融化的市场体制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很多事坏就坏在这里。
03.为何要救银行?
四大AMC是怎么来的?别看如今中农工建个个肥头大耳,他们都是死过一遍的人。本世纪初,四大行的平均坏账率高达40%,几乎奄奄一息,生死存亡之际,2000年由财政部出资并发行特别债券,成立华融、信达、东方、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承接了四大行的1.4万亿不良资产,那可是2000年的1.4万亿啊!
这项对策的逻辑很接近本次诺奖理论提出的以央行兜底保障银行流动性,如果没有国家资本介入,或许已经不存在中农工建,但是不救也不行,救银行就是救经济,20年前还没这么多中小银行,这四家算得上中国金融的全部血脉。剥离坏账后,四大行又启动股份制改革并相继上市,好日子才算真正开始,至今不过22年,所以银行都没什么了不起的吗,不过乘着国运的东风,吃了时代的红利。
2008年次贷危机时,上任美联储不久的伯南克曾果断注资命悬一线的美国银行,并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缓解了当时可能会爆发的更加恶劣的金融体系崩溃。在这一过程中,美联储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来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此役堪称学以致用的经典案例。
尽管世人对经济理论和金融政策的看法向来都是见仁见智,伯南克当年的做法也并非尽善尽美,应对金融危机也不可能有完美的对策。但客观上确实让美国逃过了又一场萧条,也间接催动了后来长达十多年的美股牛市。
但当时为何救了美国银行却不救雷曼兄弟,因为美国银行是商业银行,相当于我们的中农工建,而雷曼兄弟是投资银行,有点像中金公司,两者有本质区别,破产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大相径庭。大型商业银行破产势必会造成大量个人、企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倒闭,将是不可承受之痛。